随笔

《在荒诞与深刻间游走:一位高二学生眼中的<故事新编>》

字号+ 作者:云端Lab 来源:心情 2025-11-05 17:26:17 我要评论(0)

当鲁迅的《故事新编》第一次闯入我的高二阅读清单时,那些穿着现代西装的后羿、会讲英文的嫦娥,以及用"之乎者也"讨论进化论的老子,瞬间撕裂了我对古典神话的刻板想象。这部诞生于1935年的奇书,用八篇看似戏

当鲁迅的荒诞《故事新编》第一次闯入我的高二阅读清单时,那些穿着现代西装的深刻生眼后羿、会讲英文的间游嫦娥,以及用"之乎者也"讨论进化论的走位中老子,瞬间撕裂了我对古典神话的高学故事刻板想象。这部诞生于1935年的新编奇书,用八篇看似戏谑的荒诞"新编",在历史与现实的深刻生眼夹缝中凿开了一道照见人性的光。

解构神话的间游黑色幽默

《奔月》里后羿射完最后一个太阳后,不得不每天给嫦娥吃"乌鸦炸酱面"的走位中窘迫,远比教科书里英雄凯旋的高学故事套路更触动人心。鲁迅故意让射日英雄陷入柴米油盐的新编琐碎,这种对崇高叙事的荒诞消解,恰如我们这代人在偶像崩塌后的深刻生眼集体困惑。当大禹在《理水》中面对"文化山"学者的间游刁难,那些充满反讽的学术辩论,简直像极了当下网络空间的舆论混战。

《在荒诞与深刻间游走:一位高二学生眼中的<故事新编>》

古今错位的隐喻狂欢

特别震撼的是《采薇》中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时,路人竟讨论起"减肥餐单"。这种时空错置的荒诞感,突然让我意识到历史从来都是当代史。我们课本里背诵的"仁义道德",在鲁迅笔下显露出权力话语的本来面目——就像高二政治课上讨论的"话语权建构",突然有了血肉丰满的例证。

《在荒诞与深刻间游走:一位高二学生眼中的<故事新编>》

藏在笑泪间的文化DNA

《铸剑》中黑衣人唱着"哈哈爱兮爱乎爱乎"的古怪歌谣复仇时,我分明感受到某种文化基因的脉动。那些被鲁迅注入现代血液的文言句式,比任何国学课都更生动地展示了传统的可塑性。当眉间尺的头颅在鼎中歌唱,这种超现实画面所承载的复仇意志,竟与当代青少年反抗校园霸凌的心理产生奇异共鸣。

《在荒诞与深刻间游走:一位高二学生眼中的<故事新编>》

教科书不会告诉你的潜文本

在《非攻》结尾,墨子阻止楚国攻宋后反被搜身的情节,彻底颠覆了我对"兼爱非攻"的浪漫想象。这种英雄受辱的设定,暗合着高二学生逐渐认清现实时的成长阵痛。鲁迅用看似随意的闲笔揭穿了中国文化中"实用理性"的残酷面相——这比我们历史课本里公式化的阶级分析深刻百倍。

后现代拼贴中的永恒叩问

《故事新编》最震撼我的,是那些突然插入的现代元素像镜子般照出人性的恒常。当《出关》里的老子被逼写《道德经》换饭钱,知识分子在权力面前的窘迫跨越了三千年时空。这种叙事实验比任何直白的说教都更有力,它让我在准备月考的深夜里突然停下笔,思考自己是否也正在被某种无形的"关令"索取思想。

合上书页时,那些荒诞的情节已沉淀成锋利的思考。鲁迅用《故事新编》证明:真正的经典从不会乖乖躺在文学史的陈列柜里,它们永远在等待某个高二学生偶然翻开书页,然后在古今对话中迸发新的火花。这大概就是教育部将其列入必读书目的深意——不是让我们膜拜权威,而是学会在解构中重建自己的精神坐标系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那些扎心故事教会我们的事:当疼痛成为成长的养分

    那些扎心故事教会我们的事:当疼痛成为成长的养分

    2025-11-05 16:27

  • 那些照亮人生的成长启示录:从经典成才故事中汲取改变命运的力量

    那些照亮人生的成长启示录:从经典成才故事中汲取改变命运的力量

    2025-11-05 16:20

  • 《椅子沙发的故事:从实用工具到生活艺术的灵魂对话》

    《椅子沙发的故事:从实用工具到生活艺术的灵魂对话》

    2025-11-05 14:57

  • 《木屑里的生命哲学:从木匠的小故事中读出的匠心与人生》

    《木屑里的生命哲学:从木匠的小故事中读出的匠心与人生》

    2025-11-05 14:54

网友点评